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冷酷绿草,这篇文章主要介绍java——多态二.  多态的实现方式,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一.  多态

面向对象编程有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隐藏了类的内部实现机制,可以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改变类的内部结构,同时也保护了数据。对外界而已它的内部细节是隐藏的,暴露给外界的只是它的访问方法。

继承是为了重用父类代码。两个类若存在IS-A的关系就可以使用继承,同时继承也为实现多态做了铺垫。

所谓多态就是指程序中定义的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类型和通过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在编程时并不确定,而是在程序运行期间才确定,即一个引用变量倒底会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到底是哪个类中实现的方法,必须在由程序运行期间才能决定。因为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具体的类,这样,不用修改源程序代码,就可以让引用变量绑定到各种不同的类实现上,从而导致该引用调用的具体方法随之改变,即不修改程序代码就可以改变程序运行时所绑定的具体代码,让程序可以选择多个运行状态,这就是多态性。

1. 多态的优点

  • 1. 消除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 2. 可替换性
  • 3. 可扩充性
  • 4. 接口性
  • 5. 灵活性
  • 6. 简化性

2.  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 继承
  • 重写
  •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当使用多态方式调用方法时,首先检查父类中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编译错误;如果有,再去调用子类的同名方法。

指向子类的父类引用由于向上转型了,它只能访问父类中拥有的方法和属性,而对于子类中存在而父类中不存在的方法,该引用是不能使用的,尽管是重载该方法。若子类重写了父类中的某些方法,在调用该些方法的时候,必定是使用子类中定义的这些方法(动态连接、动态调用)。

  对于面向对象而已,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其中编辑时多态是静态的,主要是指方法的重载,它是根据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函数,通过编辑之后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函数,在运行时谈不上多态。而运行时多态是动态的,它是通过动态绑定来实现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态性。

 对于Java而言,它多态的实现机制遵循一个原则:当超类对象引用变量引用子类对象时,被引用对象的类型而不是引用变量的类型决定了调用谁的成员方法,但是这个被调用的方法必须是在超类中定义过的,也就是说被子类覆盖的方法。

 

二.  多态的实现方式

方式一:重写

方式二:接口

方式三: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package com.zth; abstract class Animal{ abstract void eat();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吃鱼");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抓老鼠");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骨头");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看家"); } }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ow(new Cat()); // 以 Cat 对象调用 show 方法 show(new Dog()); // 以 Dog 对象调用 show 方法 Animal a = new Cat(); // 向上转型 a.eat(); // 调用的是 Cat 的 eat Cat c = (Cat)a; // 向下转型 c.work(); // 调用的是 Cat 的 work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Animal a) { if(a instanceof Cat) { Cat c = (Cat)a; c.work(); }else if(a instanceof Dog){ Dog c = (Dog)a; c.work(); } } }

执行结果:

复制代码
1
2
3
4
5
抓老鼠 看家 猫吃鱼 抓老鼠

 

最后

以上就是冷酷绿草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java——多态二.  多态的实现方式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java——多态二. 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85)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