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类型
1.数据类型的作用
就是将各种数据变量转换成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语言。
2.数据的种类
那么怎么使用呢?
举个例子:
1
2
3int a, b;//方法一 int a = 0; int b = 0;//方法二
在定义变量的数据类型时,上述两种方法皆可使用。值得强调的是,方法二虽然比方法一更加繁琐,但是从工程上讲,方法二更加便于后期的维护与检索。
3.数据类型的大小
这里可以通过一个sizeof函数来计算各数据类型的大小
编译结果为
变量与常量
1.定义
变量:是指会发生数值改变的量(比如:年龄、体重、薪资)
常量:是指数值不会发生的量(比如:身份证号码、血型)
2.定义方法
1
2int a = 100; char b = 'x';
注意:char是用来定义“字符”类型的,并不是用来定义“字符串”类型的。(C语言中,通常用数组定义字符类型,后文会详细介绍)
3.变量的分类
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
1
2
3
4
5
6
7
8
9#include<stdio.h> int year_1 = 2019; //全局变量 int main() { int year_2=2019; //局部变量 int year_1=2020; //局部变量 printf("output is %dn",year_1); return 0; }
注意:当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同名时,输出结果为与printf接近的同名那个值;在工程应用中,不建议将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
变量的使用
假设输入两个数,输出两个数的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int num_1 = 0; int num_2 = 0; int sum = 0; printf("Please input two numbers:>"); scanf("%d %d", &num_1,&num_2); sum = num_1 + num_2; printf("sum = %dn", sum); return 0; }
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定义
作用域:程序设计概念,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可用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
1.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是变量所以在的局部范围;
2.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工程;
生命周期:变量的生命周期是指变量的创建到变量的销毁之间的一个时间段。
4.常量
C语言中的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形式有所差异。
常量的分类
字面常量
const修饰的常变量
#define定义的标识符常量
枚举常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include<stdio.h> enum Color { RED, YELLOW, BLACK //括号中的RED,YELLOW,BLACK是枚举常量 } int main() { 3.14; //字面常量 1000; //字面常量 const float pai = 3.14f; pai =5.14; #define MAX 100 //#define的标识符常量 return 0; }
1)#define的标识符常量不能被赋值(好处:见名知意,便于维护);
2)const 修饰的变量,被修饰后变量不能被直接修改;
3)枚举常量不能在主函数中重新赋值(默认从0开始,逐次加一;若重新赋值,从当前赋值逐次加一)
最后
以上就是老迟到大雁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C语言初阶入门(一)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C语言初阶入门(一)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