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靠谱客的博主 冷静小白菜,这篇文章主要介绍Arduino 的串口通信,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做个参考。

串口波特率的设置:通常我们使用Serial.begin(speed)来完成串口的初始化,这种方式,只能配置串口的波特率。

使用Serial.begin(speed, config)可以配置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例如Serial.begin(9600,SERIAL_8E2)是将串口波特率设为9600,数据位8,偶校验,停止位2。
9600 串口波特率
SERIAL_8E2
8:8位
E:偶校验
2:停止位
config可用配置如下:
1: 少用
if (Serial)的用法:串口打开为真,串口关闭为假。比较囧的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Leonardo和micro的 Serial,也就是说连接连接到电脑USB的那个模拟串口。例如以下程序,当你没有使用串口监视器打开串口时,程序就会一直循环运行while (!Serial) {;} ,当你打开串口监视器,程序会退出while循环,开始loop中的程序。

2:
read和peek输入方式的差异
串口接收到的数据都会暂时存放在接收缓冲区中,使用read()与peek()都是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不同的是:
使用read()读取数据后,会将该数据从接收缓冲区移除;
使用peek()读取时,不会移除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

3:
串口读入int型数据
实际上是串口读入字符串,再转换为int型数据。
输出不同进制的文本
可以是用 Serial.print(val, format)的形式输出不同进制的文本 。
参数val 是需要输出的数据
参数format 是需要输出的进制形式,可以使用如下参数: BIN(二进制) DEC(十进制) OCT(八进制) HEX(十六进制)
例如,使用Serial.print(123,BIN),你可以在串口调试器上看到1111011 使用Serial.print(123,HEX),你可以在串口调试器上看到7B 。
4:
修改串口缓冲区大小:
Arduino串口缓冲区默认为64字节,如果单次传输的数据较多可以将arduino-1.0.5r2hardwarearduinocoresarduinoHardwareSerial.cpp中的
#define SERIAL_BUFFER_SIZE 64
修改为 #define SERIAL_BUFFER_SIZE 128 这样就有128字节的缓冲区了
Arduino MEGAArduino DUE上其他串口用法:
serial1serial2serial3和serial用法一样,比如serial3.begin(9600);

重要之处:
经典的Processing与Arduino通信实例:
使用Serial.available()检测: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import processing.serial.*; Serial myPort; void setup(){ myPort = new Serial(this,"/dev/ttyACM0", 115200); //Set Serial Port } void draw(){ if(myPort.available()>0){ String message = myPort.readString(); println(message); } } //Arduino code int data=12345; void setup() { Serial.begin(115200);//rate } void loop() { Serial.print(data); //send data delay(1000); } 然后我们期待着每次获取“12345”并显示在屏幕上,但事与愿违,我们得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12345 123 45 12345 12345 输出时的中断是怎样产生的呢?要探究这个问题的根源,需要重新审视 ***串口通信的原理*** ******************** 串口通讯就像一趟公共汽车,每个字节是一个在等车的人。他来到车站(发送数据),车还没有来,所以新来的人就一直等待(缓存)。当公共汽车来了的时候,将这些人一次接走(读取数据),当然车也是有容量的,只能载一定数量的人(缓存大小)。现在有一个旅行团(字符串/字符数组),一部分人走在前面刚刚赶上了车(被读取),而另一部分人没赶上,只能等待下一班车(下一次读取)。另一种情况是,两个旅行团都在车站等车,被同一班车接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取的时候字符串会断成两节,或者并起来。 核心原因是:串口流通的数据都是bytes而没有字符串概念,所有发送数据都会按一个byte一个byte缓存,不论是否是连续字符串;而读取时会取走所有缓存bytes,不论它们是否是一个、半个还是多个字符串。 ** ---------- ** Arduino和Processing的数据收发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用Arduino延时较长时间,Processing可能读取一个字符串或字符串的一部分。如果Arduino延时较短,Processing可能读取多个字符串,但不一定完整。在读取字符串的时候,无法确定上一个字符串是否被读取了,当前字符串是否缓存完毕,因为字符串都已经切成了bytes,连成一串。这个问题是串口通信本身造成的,一定会出现。 ** ---------- ** ---------- ---------- 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在接收端缓存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传输数据设置一个结束标记,如’n’(换行符),就能在接收到的数据流中识别到一个字符串的结尾。当未遇到结束标记,就一直将串口数据保存在一个buffer变量中,继续接收。 Processing的SerialEvent事件类型就提供了这种方式,使用bufferUntil(ch)可以在遇到某个指定字符时才完成缓存。 ---------- ---------- 程序实例: //Processing Code import processing.serial.*; Serial myPort; void setup(){ myPort = new Serial(this,"/dev/ttyACM0", 115200); //in fact, any rate is ok... myPort.bufferUntil('n'); //buffer until meet 'n', then call the event listener } void draw(){ } //listen to the event. when buffer filled, run this method void serialEvent(Serial p) { String inString = p.readString(); print(inString); } //then the buffer will reveive all the bytes //Arduino Code int data=12345; void setup() { Serial.begin(115200);//rate } void loop() { Serial.println(data); //send data, end up with 'n' delay(1000); } 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普通的串口通信中,不必使用SerialEvent。接收的数据不直接使用,而是作为缓存。若未遇到结束标记,就继续读取下一次。当遇到结束标记,即完成缓存。 ---------- ---------- ---------- 程序实例: //Processing Code import processing.serial.*; String message; String temp; Serial myPort; void setup(){ myPort = new Serial(this,"/dev/ttyACM0", 115200); //Set Serial Port } void draw(){ if(myPort.available()>0){ temp = myPort.readString(); //temp for read bytes for(int i = 0; i < temp.length(); i++){ //if meet the end mark if(temp.charAt(i) == 'n'){ println(message); message = ""; //clean string } else message += temp.charAt(i); //store byte } } } //Arduino Code int data=12345; void setup() { Serial.begin(115200);//rate } void loop() { Serial.println(data); //send data, end up with 'n' delay(1000); }

最后

以上就是冷静小白菜最近收集整理的关于Arduino 的串口通信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Arduino内容请搜索靠谱客的其他文章。

本图文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或来自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点赞(88)

评论列表共有 0 条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